近年来,蓬安县司法局紧扣法治政府建设主线,以业务流程规范化、队伍建设专业化、审查结果科学化为突破口,持续推动合法性审查工作提质增效,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支撑。
业务流程规范化
构建严谨闭环体系
一是健全制度体系。精准锚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各环节,出台《蓬安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核规则》等制度文件,细化受理、审查、反馈、复核4大环节,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、办理时限、审查要点,推动审查工作标准化、规范化运行。二是明确送审机制。明确送审材料“七项清单”,对缺项材料实行“一次性告知+限时补正”机制,构建部门初审与司法局再审双重审查机制,以全流程、多层次的法治保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。三是压紧责任落实。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机制,明确责任单位在收到审查意见后的规定时限内,需以书面形式详尽反馈意见采纳情况,通过“审查推进、整改落实、意见反馈、考核评价”闭环管理模式,压紧压实工作实效。
队伍建设专业化
凝聚多元专业力量
一是提升业务水平。紧扣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,组建合法性审查兴趣小组,依托“业务大比拼”“案例研讨会”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学习提能行动,积极组织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各类专题培训,全面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、实战经验足、协作水平高的专业化队伍。二是强化智力支撑。构建法律顾问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,遴选15名资深律师组建专业智库,针对重大复杂决策事项,推行“专家精准把脉+集体会商把关”协同研判模式,全面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。三是实施片区联审。以中心司法所为依托,将全县21个乡镇(街道)划分为9个审查片区,实施片区联审工作机制,形成“乡镇初审把关、局所协同联动、业务骨干支撑”的立体化审查格局,实现审查资源高效整合。
审查结果科学化
实现决策精准全面
一是实时动态监测。建立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动态监测机制,对决策事项进行实时跟踪管理,常态化开展政策变动、基层反馈、社会评价动态监测,确保决策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实现审查工作从静态审核向动态监管转变。二是深化部门联动。建立县级部门间联席互动、数据共享、协同审查机制,打通司法、自规、商务和经合外事等部门业务壁垒,实现政策文件、行业标准、执法数据的跨部门互联互通,确保审查结论全面、真实、精准。三是推动公众参与。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,利用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,针对重大行政决策通过政务网站、社交媒体、社区公告等渠道广泛征集社会意见,切实增强决策科学性与社会认可度。